LTV的正确认知及算法

我们曾经提到Netflix在最危机时刻,制定了一个关键的北极星指标:

LTV(用户终生价值)> CAC(用户获取成本)。

之后全公司的所有战略、产品和服务等等都以这个北极星指标作为目标。

关于这个LTV【Life Time Value】生命周期总价值

我们在带教很多企业创始团队时,意识到很多常见的问题点:

  1. LTV?CLV?一样吗?
  2. 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,望文生义,一看就懂。
  3. 似乎大家完全没在意这个指标到底该怎么算,以及为什么会这么算或者自己设计了一个算法
  4. 对于这个指标的使用基本停留在数据展示,或者判断客户质量。

概念

根据Wiki的表述,我们姑且可以将LTV,CLV,CLTV,LCV认为是同一个概念,虽然国内很多企业对于CLV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深化,与原来的LTV出现了一些领域上的差异。

LTV

这一指标概念最近几年很是热门,在各类互联网增长,流量,运营,产品,商业相关内容里反复提及,甚至是大段说明的核心部分。谁曾想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88年一本叫《Database Marketing》的书里,惊不惊喜,意不意外,当然这本书也是相当有名。

不过1988年,估计现在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员都还没出生,毕竟90年出生的很多都已经有5年从业经验了。

既然得知这玩意已经存在30多年后,大家可以很有信心的知道这是一个财务指标,而且最早使用的领域是市场营销和财务投资方向,毕竟当年还不存在线上业务,更别提什么流量概念了。

应用在投资和企业经营通过计算一个客户整个生命周期挣得钱,与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间的倍数关系,来判断企业是否可以活下去。

比如:

  • LTV/CAC >3X = 有希望
  • LTV/CAC >1x & <3x = 不舒服的“楔子”
  • LTV/CAC <1x = 无盈利死角

比如针对一家SAAS公司,投资方会要求你的LTV是CAC的三倍,成本回收需要在12个月内,要不就会判断你无法很好的发展。

算法

注意几个关键点,LTV这一指标是个针对客户群体的预测指标,在计算方法上丰富多样。使用的数据从早期单一的财务,业务数据到大量的客户属性及行为数据。算法从简单的加减乘除,积分求和到现在的机器学习算法,深度学习可谓是百花齐放。

介绍两个极端的算法类型

1、DWYER方法

DWYER方法是由美国人DWYER(杜瓦尔)先生在1989年率先提出的一种CLV的计算模型。它首先依据客户的属性(如收入、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地理区域等),采用一定的分组策略进行分组,然后针对一组客户分别统计这组客户在各年的销售额、成本费用,得到企业从这组客户获得的利润。

由于利润是各年的累计,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,再考虑贴现率,计算出这组客户每年净现值及累计净现值,即可得到这组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。为对营销决策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,年销售额中考虑了客户数、客户保持率、客户平均每月交易次数、客户平均每次交易金额;成本及费用则分为可变成本、营销费用和客户获得费用。

这个算是一个很早期且具有代表性的,财务端应用的计算方法,在我看来优秀的点在于基于用户属性的预先分组计算。想清楚这是1989年,作为一个财务端的客户群体指标,都做到了“精细化”分组计算,反观现在很多企业增长的指标,仍旧还是一刀切。

具体指标算法:

顾客保留率(retention rate,RR)= 本年度的顾客总数 / 上年度的顾客总数;

顾客消费率(spending rate,SR)= 顾客总消费额 / 顾客总数;

变动成本(variable cost,VC)= 产品成本 + 服务管理费用 + 信用卡成本等;

获得成本(acquisition cost,AC)= 本年度广告、促销费用 / 本年度顾客总数;

净利润(gross profit,GP)= 总收入 – 总成本;

贴现率(discount rate,DR)= [1 +(风险系数×银行利率)]n ;

利润净现值(net present value profit,NPV)= GP / DR ;

累积NPV = 特定时间内每年NPV 的总和;

顾客终身价值(LTV)= 累积NPV / 顾客总数。

这种算法看看就行,不用深究。理解概念,掌握精髓即可,现在互联网企业不会这么去算,毕竟不是用来指导财务投资的。

更为流行的算法是这个

LTV = LT × ARPU

LT为用户的平均生命周期

ARPU(Average Revenue Per User) 为用户在平均生命周期中的平均收入

似乎这个是线上游戏行业用的比较多,对于LT和ARPU的算法,也比较多样。有直接按统计结果,算个平均的,也有按留存率积分求和的。但无论怎样算差距不会很大,而且基本使用的都是统计的基本方法。

2、机器学习预测算法

这种方法针对的是每一个客户,可以将历史的客户创利或者GMV作为目标值进行预测,也可以预测客户的关键动作的发生,并向每个动作分摊营收和成本,从而对每个客户建立一个详细的动作价值和客户总价值的变化趋势。

使用的数据就不是简单的留存,或者营收统计数据了。每个客户都是一个记录,会用到属性数据,行为数据,详细的业务数据,甚至会考虑时间序列的问题等等。

最终输出的LTV更像是一个指数,并且会附带输出每个用户的行为动作价值(很大程度上与GMV挂钩)

比如:

“如果这个用户的活跃提高1%,最终LTV能提高1.2%,但对于当前这个用户的LTV提升最大的动作应该是绑定微信公众号。”

这种模式是不是有点数据驱动的味道了,基于利润或者营收为导向,直接输出用户当下提升最大的价值行为,这可能是很多企业希望的样子。

这类做法是另一个极端,的确是线上用户增长的良药,和LTV的商业财务属性已经几乎没什么关系了,但仍然借用着这个名称。

其实在这二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,比如营销组合建模 Marketing mix modeling(MMM),BG/NBD 模型等等。

总结

概念似乎很容易被忽略,大家更在意怎么算,拿来就用。实际这种指标性质的东西,尤其又是一个预测指标,怎么用才是关键。怎么用决定了你用什么方法和数据来算。

就怕明明是为了增长,却使用了财务目的的算法。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,毕竟在成功案例中这都是优秀的增长方法论,可到了某些团队手里,也许就是数据dashboard上的一个值而已,也太可惜啦。

联系我们咨询如何计算LTV

相关观点